这主要源于4个方面的原因。
展望202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一些有利于经济稳定的因素。一是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定以后,中美贸易冲突从不断升级趋势转向缓和态势,这对恢复贸易增长、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会带来正面影响。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在2019年纷纷下调官方利率。2019年的原油价格相对于2018年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欧盟整体失业率已经从2018年10月的6.7%下降到了2019年10月的6.3%。2019年世界经济明显下行,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低迷,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中国因为猪肉价格过快上涨,CPI同比增长率从2018年11月的2.2%上升到了2019年11月的4.5%,但扣除食品之后的CPI同比增长率从2.1%下降到了1.0%。
此后,美联储于2019年9月19日和10月31日再次分别降低0.25个百分点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巴西全国CPI同比增长率从2018年11月的3.6%下降到了2019年11月的3.4%。[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9》,表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年平均汇价,第16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
身为Bard大学外交与人文科学专业的James Clarke Chace讲席教授、《美国利益》杂志总编辑、赫德森学院学者、原耶鲁大学美国外交政策教授,作者沃尔特·罗素·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如下开篇,令世人得以一窥美国某些精英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快车今年春节陡然急刹车的窃喜与期待: 因为某种蝙蝠病毒,犹如不可阻挡重型卡车的中国这周消停了,尽管中国当局努力控制疫情并重新开始经济发展,但这个正逐渐习惯了中国势不可挡崛起的世界,正提醒人们,没有什么东西——包括中国的实力(崛起)——是可以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如这次疫情冲击一方面造成了九州闭户的奇观,同时也创造了电子商务新业态发展的契机,我们也看到了企业主体积极发展新业态和政府积极鼓励的良性互动。2018年,四川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883元,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7位。2003年非典疫情之所以没有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率,部分源于当时的全球性经济周期处于有利阶段,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抗疫行动带来的改革和激发国民干劲热情效应。
同样,2016年寨卡疫情之所以没有恶化巴西经济,原因之一就是首次在南美大陆举办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明显激发了巴西国民的热情和干劲,从而提升了巴西经济的运行效率。[2] 二、中国经济2020强行军目标可期 巴西做到过的事情,没有理由认定中国不能做得更好。
一、2016年寨卡疫情并未加深巴西经济困境 一场瘟疫就能把整个大国拖入经济深渊吗?即使不是世人公认的全面工业化国家,只要已经建立了有效运作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否定的,2016年巴西寨卡(Zika)疫情提供了一个最近的案例。尽管如此,在当时国际组织和市场机构纷纷下调巴西经济增长预期的恐慌情绪中,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依旧断然拒绝了国际上要求推迟或易地举办奥运会的主张,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如期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成为南美大陆举办的第一场奥运会。这既是因为中小企业关系整个经济体系的活力与弹性,与最基层民生联系最紧密,也是因为中小企业在经济周期变动和重大冲击中最为脆弱,从而客观上更需要政府扶持。由于中国国土广大,各地区发展水平落差可观,又需要剖析地方政策,方能准确判断。
重大冲击之后,评估经济振兴前景,中小企业应急扶持政策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视角。同时,四川城镇人口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当前的这场新冠抗疫举国总动员中,我们正在目睹一系列创新萌芽,相信还有更多创新尚未登上媒体、进入我们的眼帘。其中亏损企业单位数同比增长10.5%,比全部工业企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同比增幅(7.7%)高出36%。
中国名义GDP直到2010年方才超越日本,但论在东亚区域内的实际经济影响力,从东亚金融危机起就已经超过日本了。在现实中,不少出入疫区的司机完成疫区业务返回后,需要按规定隔离14天,物流成本由此上涨的幅度,可想而知
然而,目前遇到的肺炎有严重的传染性,加上贫困的家庭不一定出得起价购买口罩,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考虑免费提供口罩给贫困的人家。政府不要等待或推迟了。
在张五常看来,人们以礼相让,同舟共济的现象到处可见,那些受到价格引导而促进供给的商业行为,并不属于抢着去发国难财。哪些方面市场可以处理得更好,哪些方面因为交易或制度费用的存在市场有所不能,是不难区别的。那些说抢着去发国难财的言论是番书读得太多了。这是不对的,因为限价必会减少供应量。今天,经济学家张五常撰文指出:面对病毒,政府需要参与,但千万不要压制市场的运作。限价会出现很多不妥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减少供应量,从而使灰色的市价升得更高。
让价格上升,一方面会增加供应,另一方面会约束大量存货的行为,二者相加会有一个由市场决定的均衡点,一般而言是经济效率最可取的。时间重要,而因为讯息与监管费用的存在,政府需要参与,但千万不要压制市场的运作可以协助的各方面。
在网上出现后,一位同学传来政府限价的措施——口罩限价,蔬菜、猪肉等物品皆限价。在病毒的威胁下,物品的产出及运输的成本会较高是必然的。
口罩价格上升会鼓励产出,而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派发给穷人,从而达到协助市场的效果。另一方则认为高价出售商品有助于增加市场供应,商人不应该被认为是发国难财而受限受罚。
(本文来源:人文学会) 进入 张五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有道的经济学者不会反对在有传染病的情况下政府参与市场的操作——阿罗就曾以此为文而获诺奖。贫困人家买不起,政府大量购买然后免费分派给他们就是。我也认为北京不用担心不穷的人会纷纷说穷而争取免费或低价口罩。
另一方面,有效率的政府参与或干预市场虽然不多见,但在有严重传染性的疾病的情况下,因为有制度或交易费用的存在,这参与不是干扰市场,而是协助市场。不限价会鼓励产出与进口。
限价无疑会鼓励这些行为。以礼相让,同舟共济,这些日子在神州大地到处可见。
这里有一个严重问题,以口罩为例,一些市民恐怕供应短缺而大量购入,使短缺更为严重。无可置疑,目前源自武汉的肺炎有严重的传染性,广泛地牵涉到经济学说的外部性的问题。
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吧。本来是几块钱的口罩升到几十元有什么问题呢?这会鼓励产出。传统的经济分析一般不鼓励政府补贴产出这项措施。编者按:疫情袭来,物价上升。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这样教。事实上,我知道不少有钱人愿意捐出这些钱。
经济学家之间也展开了论辩:一方认为在此时高价销售商品是发国难财,因此政府应该管控价格。这方面我察觉到一个重要现象,很多人多购口罩是为了要分派给亲友
这里有一个严重问题,以口罩为例,一些市民恐怕供应短缺而大量购入,使短缺更为严重。在张五常看来,人们以礼相让,同舟共济的现象到处可见,那些受到价格引导而促进供给的商业行为,并不属于抢着去发国难财。